手机版

茶人吕允福

吕允福(1907-1990)浙江新昌人,出身农家。1927年考入上海大学农艺系,受吴觉农教授指导,走上研究茶叶科学之路。大学毕业后赴皖、赣、浙考察茶叶。1934年后相继任职浙江省第五区农场、浙江省稻麦场。1937年,协助吴觉农在三界办浙江茶叶改良场,1月,为场总务主任,5月吴觉农离任,吕接任场长职务,期间举办第一期茶叶技术训练班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即投身救亡运动和支援前线。1946年2月,浙江省茶场
2010-02-05

古代茶人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~1072年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吉州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是唐宋八大家之一。“吾年向老世味薄,所好未衰惟饮茶。”欧阳修仕宦四十年,上下往返,窜斥流离。晚年他作诗自述,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岖,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。当然,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,至老亦未有衰减。欧阳修爱茶,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茶事诗文,除了多首咏茶诗作外,还为蔡襄
2010-02-05

潮州制茶名师李岳生近期制出“香心茶”

因研制“蓬莱茗”、“黄枝香”等名茶被誉为“当代陆羽”的潮州制茶师傅李岳生,耄耋之年又有佳作面世。他悉心培养了20年的“香心茶”今年方有成品推出,售价每公斤至6000元,而2000株未可移栽的“香心茶”苗已被预购一空。上世纪20年代出生于潮州赤凤葵山村的李岳生,祖辈都以制茶为生,他从6岁开始就和茶叶打交道,成年后他参加了共产党的游击队。新中国成立后,李岳生被安排到政府部门工作,但依然不忘其“老本行”
2010-02-05

茶道中人--武野绍鸥

武野绍鸥为茶坛名人之一,(1502年-1555年) 。饮茶鼻祖村田珠光曾对武野先生有过很大的影响。武野绍鸥既是千利休的老师,也是日本茶道创始人之一。即使说活跃在安土桃山时代的茶人都是他的弟子的话也决不会过言。简而言之,武野绍鸥是把茶术教于千利休的人。(千利休在日本人人皆知)。就是这样有名的千利休,他60多岁前还只是武野门下的一个学徒。为什么说武野绍鸥是活跃在茶世界的一个重要人物呢?重要原因是他还是
2010-02-05

人如其茗,香馥如兰—古香园的吴宜璇

吴宜璇,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,我骤然想起的是琼瑶小说里的女主角。这个有着如此雅致名字,经营自己的茶业公司,担任着东莞台商子弟学校、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的董事,又曾是东莞台商协会8年来唯一的女副秘书长的女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。当我第一次和她电话接触时,从电话里传来她温文儒雅的声音时,我开始有一点了解了,这是一个连言语中都透着魅力的女人……茶香醉人,结缘如斯雅致幽韵的茶庄“古香园”是吴宜璇在大陆茶事
2010-02-05

中国现代茶圣之庄晚芳

教书育人培养茶学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庄晚芳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农学院、安徽农学院、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从事茶学教育。经他培养的本科生、专科生、研究生,以及前苏联和越南留学生约有2000余人。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,不少人已成为茶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。1965年,他首次培养茶学研究生,成为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。庄晚芳知识渊博,曾讲授过《茶作学》、《茶叶概论》、《茶树栽培学》、《茶叶加工学》
2010-02-05

谁为当代茶圣

吴觉农(1897—1989),浙江上虞人,原名荣堂,后更名“觉农”,以示为振兴祖国农业而奋斗之志,曾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,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,被誉为“当代茶圣”。
2010-02-05

陆羽分辨南零水

“茶神”陸羽嗜茶﹐更講究煎茶之水﹐這可以從元和九年(814年)考取進士第一的張又新之作《煎茶水記》中得知。 《煎茶水記》引述了一位“楚增”的《煮茶記》記載的故事說﹐唐代宗時期﹐湖州刺史李季卿在赴任路過揚州時﹐偶爾與陸羽相逢。李季卿因傾慕陸羽已久﹐一朝相逢﹐倍感欣喜﹐便邀陸羽一起到揚子驛吃飯。席間﹐李季卿說﹕“陸君善茶﹐已是天下聞名﹔這揚子江的南零水也為天下第一名水﹐今天‘二妙’相聚﹐可謂千載難逢﹐
2010-02-05

康熙与碧螺春之间

关于碧螺春的由来,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据说洞庭东山有座碧螺峰,石壁里生长着几株野茶树。每年春天,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背着茶筐前去采摘,炒制饮用,如此数十年,不见饮用者出现任何异状,当地百姓身体较之其他地区还更为健康、强劲。康熙朝的某一年,到了摘茶时节,老百姓又来采茶,茶叶长得特别茂盛,采多了筐装不下,只好把茶放在怀里。没想到茶受到体内热气蒸熏,突然散发出浓烈的异香,采茶者不约而同惊叫起来:“吓煞人香!”
2010-02-05

我国首位中国工程院茶学院士---陈宗懋

从有关方面获悉,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陈宗懋研究员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成为我国首位茶学院士。陈宗懋是由中国科协和农业部共同推荐参选 200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。他是从100名有效候选人当中通过两轮评审,而最终当选农业、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的院士。 今年71岁的陈宗懋是浙江海盐人,长期从事农药残留和植保研究,是国内外著名的茶学家,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,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。正是他的一系列研究让喝茶真
2010-02-05

苏轼佳句成茶联

北宋大文豪苏轼两度到杭州担任州官,一次为通判,一次为太守,在杭州这个人间天堂留下许多佳作。其中有诗《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》云:“仙山灵草湿行云,洗遍香肌粉末匀。明月来投玉川子,清风吹破武林春。要知玉雪心肠好,不是膏油首面新。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”(玉川子,指唐代诗人卢仝,自号玉川仙子,其《饮茶歌》为古代咏茶名篇。武林,古代杭州别称。茗,茶。)在诗中,苏东坡创造性地将“佳茗”妙喻为“佳
2010-02-05

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

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元1840年,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,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、百无无聊,心想此时距离穿著正式、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,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; 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、奶油以及茶。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,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,没想到一时之间,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,名媛仕女趋之若鹜;一直到今天,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,也成为
2010-01-31

明清茶具的识别

不同时代的茶具有着不同的风格造型。我国历代都有一些名茶具,像嘉靖、万历年间的精美茶具,就有“成杯一双,值十万钱”的说法。有些著名窑口所烧制的贵重茶具,始终就没作为饮茶的日用器皿使用,而是作为精品收藏的。后人识别这些名贵器物的真伪,主要应从风格造型和釉色等方面仔细辨认。 我们以明代成化年间的茶杯和清代雍正年间的茶杯为例,辨认二者的不同风格特点。明成化年间的茶杯,从造型看,器体比较丰盈,到了底足部分,
2010-01-31

茶树起源的佐证

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,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,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,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。1.最早的茶字在古代史料中,茶的名称很多。在公元前2世纪,西汉司马相如的《凡将篇》中提到的“诧”就是茶,西汉末年,在扬雄的《方言》中,称茶为“蔎”;在《神农本草经》(约成于汉朝)中,称之为“荼草”或 “选”,东汉的《桐君录》(撰人不详)中谓
2010-01-31

探寻龙井茶之祖“翁隆盛”

要说翁隆盛茶号在中国茶叶史上,可是不容小觑的。如果说翁隆盛改变了人们自古饮茶的习惯,一点也不为过。因为,龙井茶便是由翁隆盛研制而成。三百余载的时光悠悠而过,由于翁隆盛几经变迁,这个号称“天下第一茶号”的老茶庄如今却难寻旧迹,让人满怀蹉跎。翁隆盛茶号首创龙井茶话还要从清康熙26年(公元1687年)说起。原为大户人家的翁家,因故衰败,家中小姐翁氏被卖入海宁陈家为婢。陈府三公子陈振荣深爱意欲娶其为妻。门
2010-01-31

中国古代茶道:僧人饮茶

僧人饮茶历史悠久,因茶有“三德”,利于丛林修持,由“茶之德”生发出禅宗茶道。僧人种茶、制茶、饮茶并研制名茶,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、茶学的发展、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。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,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明代乐纯著《雪庵清史》并列居士“清课”有“焚香、煮茗、习静、寻僧、奉佛、参禅、说法、作佛事、翻经、忏悔、放生……”,“煮茗”居第二,竟列于“奉佛”、“参禅”之前,这足以证明“茶
2010-01-31

论中国的茶文化

一、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,是一种饮料。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,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,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,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二、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,其内容十分丰富,涉及科技教育、文化艺术、医学保健、历史考古、经济贸易、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,包含茶叶专著、茶叶期刊、茶与诗词、茶与歌舞、茶与小说、茶与美术、茶与婚礼、茶与祭祀、茶
2010-01-31

铁观音茶叶的生活妙用

铁观音茶叶的生活妙用
1970-01-01

铁观音茶叶知识,铁观音茶香分类

铁观音茶叶知识,铁观音茶香分类
1970-01-01

大红袍是红茶吗?

大红袍是红茶吗?
1970-0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