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黑茶简易冲泡法

喝茶的境界是“养心求趣”,通过喝茶陶冶宁静的心情,提升生活的品位,使身心都能得到舒畅。好茶还要有好水、好场地、好器具、好技术。喝茶的最佳环境是四个字:幽(静)、清(爽)、畅(快)、随(意)。我们必须创造和提供最佳环境。泡茶员不仅要懂得茶道茶礼,还必须知晓在不同场合冲泡黑茶的方法。家庭冲泡法家庭冲泡黑茶一般使用飘逸杯(或棋盘式茶具),准备好飘逸杯、盛茶杯等器具,达100摄氏度
2015-06-30

为什么要学茶艺?

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学习茶文化美德,学习礼仪,是非常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。喝茶能静心,静神,修身养性,以茶会友,有助于去除杂念,提倡心平气和。1、平和心态:喝茶,讲究安静的环境。喝茶久了,也能平和人的心态。从容处事。如果能在面试时,处惊不惊,淡定,一定会给应聘的公司好的印象。2、注意细节:茶的冲泡,讲究的是细节。温度,时间,茶的投放量,茶器等等,均需要细心准备,小心操作。任何的老板,都会喜欢细心,执
2015-06-29

茶不能老是端着 人不能老是装着

茶别老是端着,喝过就要放下。茶人也不要总是装着,装过也要放下。不然你累,旁人也累。被茶人景仰的千利休说:"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。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,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,炭要放得适当,利于烧水 ,茶要点得可口,这就是茶道的秘诀。"所以,不要把茶道,弄得太玄乎,落到地上,才能生根,才能茂盛。琴棋书画诗酒茶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在中国,茶即是生活必须品,也是精神必修品。茶助禅修,茶助灵感。茶让人健康,
2015-06-28

泡茶“三要素”

1、茶的用量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,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。 每次茶叶用多少,并没有统一标准,主要根据茶叶种类、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。茶叶种类繁多,茶类不同,用量各异。如冲泡一般红、绿茶,茶与水的比例,大致掌握在1:50--60,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,加入沸水150―200毫升。如饮用普洱茶,每杯放5--10克。如用茶壶,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。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,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
2015-06-27

茶之要洗,何尝不是一种悲哀

曾几何时,洗茶变成了茶艺的一个流程。老祖宗是从不洗茶的好吧。洗掉的是灰尘也是精华第一泡茶汤,内含物质最丰富。洗茶洗掉的是灰尘、是农残、是有害菌,倒掉的是精华。有说中国茶人一 年倒掉的茶,能灌满整个西湖,想想也是蛮浪费的。  洗茶只能洗掉茶叶条索表面的东西,但粉尘污染物却存在于叶底的每一个角落,也就是说即使能把茶叶条 索表面的污染物全部洗掉,通过测量,也仅仅是洗掉了茶叶全部污染物的10%,仍然有
2015-06-26

我们爱茶到底爱的什么?

大家都常说我们爱茶、爱喝茶、爱泡茶,那么我们到底爱茶的什么呢?茶农会说,茶养活了我和我的家庭,所以我要爱茶。茶商会说,茶不但养活了我和我的家庭,而且发展了自己的买卖。我们这些天天都喝茶、离不开茶的人爱茶又是什么呢?健康?有人喝茶是为了健康,茶,又被称为“万药之王”,的确经常喝茶有益于健康。好喝?有人就爱喝它的味道,而且它也的确比白开水好喝,这也是最实在的理由。乐趣?有人就爱
2015-06-24

中国茶道的特性

中国的茶道更多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,以儒家思想为核心,强调“中庸”、“和谐”的思想,贯彻“礼、义、仁、德”的精神。唐末宦官刘贞亮曾提出所谓“饮茶十德”。“以茶散郁气,以茶祛睡气,以茶养生气,以茶除病气,以茶利礼仁,以茶表敬意,以茶尝滋味,以茶养身体,以茶可行道,以茶可雅志。”从中
2015-06-24

禅茶的不二心境怎么喝?

有人认为禅茶的重心不在禅而在茶,就是去分别它的茶性、茶色、茶气、茶味、茶的知识等一系列的东西。这个茶好,那个茶不好;这个茶能量好;那个茶能量不好;这个茶气足,那个茶气不足。有知识有经验的人,茶一入嘴就知道产自哪里,是二月份采的还是三月份采的;它是如何揉的,揉了几道;第一道去干多少水分,第二道去干多少水分;是直接弄干的还是半发酵弄干的,他一喝就能把这些讲得头头是道。有没有这回事呢?当然有。但是,喝茶
2015-06-18

泡茶,既修身,又养性

泡茶,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。爱喝茶的人几乎每天都得泡茶。投茶、注水、出汤、斟茶,就是泡茶的整个过程。越是简单的事,越不容易做好。在泡茶的过程中,每个人的心境不同,心性不同,泡茶的动作不同,泡出来茶汤的口感也各异。工作时,随手抓一把茶叶投入杯中,加水,泡的是一份匆忙。茶味太淡了,就多浸一会儿;茶味太浓了,少放些茶或多添点水即可,倒也不必太讲究,随意就好。逢三五个朋友聚在一起,摆起茶具正儿八经地泡茶,这
2015-06-17

泡好一壶茶的信念

我们说茶文化、茶道、茶道艺术、泡茶师、茶道艺术家、茶汤,都是要以茶为核心,因为脱离了茶,或是离茶太远(即涉茶的成分太少),就跑到别的领域去了。如果说茶文化,那是包括上游的种茶、制茶到中游的卖茶,下游的喝茶。如果说茶道,就把重心移到成品茶,再加上茶与人、茶与社会的关系。如果说茶道艺术,那就只关注到泡茶、奉茶、品茗的内涵与形式。如果说泡茶师,那是特别强调泡茶的技艺。如果说茶道艺术家,那是在泡茶、奉茶、
2015-06-17

茶,我们一起慢慢变老

时间会改变一切,在茶方面,时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存在。一、先天不足,后天补对普洱茶来说,制作工艺简单粗放,昂贵的古树茶依然由采茶工客串炒制。普洱茶制作工艺上的不足,需要后天的转化来弥补,而且时间要很久。这也是普洱茶需要陈放多年后才适合饮用的一个主要原因。而反观龙井等绿茶的炒制,精细到无以复加的程度,因此西湖龙井一出来,通过10-15天的收灰过程,就达到最完美的状态,一个月后就慢慢往下走了,所
2015-06-17

喝茶不是学习,是生活、把玩,道就在其中

茶很慢。更讲究的人还要选水,并非什么水都泡得了茶的,古人为了喝茶而远足去找水的不是没有。水沸,泡茶,茶叶慢慢地散开,叶瓣一片片张开,像向下伸展的树。要等到茶色出来,水稍凉,品一口,而不是一口喝光。“品”字有三个口。更慢的是,一杯两杯茶喝下去,身体没什么反应,舌尖上有点味道而已。什么道?非常道,说不出来,品吧。茶喝上10年,天天喝茶的结果是看不见的。也许你的面色看上去很红润,
2015-06-16

如何简单轻松的泡出一杯香醇的茶?这三种泡茶方法,你得试试!

小编就开门见山了,这里我要向朋友们推荐现在常用的三种泡茶方法,朋友们不妨用这些方法试试,绿茶讲究投茶方式,分上投法、中投法、和下投法。同一种绿茶用不同的茶杯不同的投茶方式其滋味、香气等内质也不尽相同。一、上投法第一步:准备透明玻璃杯(本例杯子大小约200ml,之所以选透明玻璃杯,主要是为了便于后面的的观察),置入适量适温的开水后,投入3-5克绿茶茶叶。第二步:静待绿茶茶叶下沉 。第三步:绿茶茶叶在
2015-06-16

品茶,喝茶,犹如做人做事

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,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回味,犹如岁月在脑海里慢慢的浮现。看似飘忽千里,却近在眼前。稍纵消逝,却留给自己的只是一种感悟..喝茶,品茶,就像做人做事一样,朋友之间的友情一样淡淡清香。人生要把茶泡好,不一定要有百年普洱、明前龙井、至尊大红袍,但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情味。朋友如茶,一句简单的问候表达无尽的牵挂,品茶的氛围需要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安静,远离浮尘的喧嚣
2015-06-16

一杯茶,佛门看到的是禅,道家看到的是气,儒家看到的是礼,商家看到的是利

1、一杯茶,佛门看到的是禅,道家看到的是气,儒家看到的是礼,商家看到的是利。茶说:我就是一杯水,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,你想什么,什么就是什么。对于现在我这杯茶,如蜂蜜般甜香。这就是幸福与美好!生活不要求有多复杂,只要简简单单就可以!2、一片茶叶,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,那样的无足轻重,却又是那样的妙不可言。茶之内功,无喧嚣之形,无激扬之态,一盏浅注,清气馥郁。品茶所品味到的感受,是那一杯清茶中淡淡的滋
2015-06-15

自然的泡茶道

2015-06-15

泡一壶禅茶,与岁月共老!

坐在夕阳里,沏一壶禅茶,让回忆渐渐退去。悠然品茗,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,让灵魂如缕缕茶香,随烟轻扬,袅袅升腾。看杯盏茶心,茶遇水是缘,亦如人生之情缘。以一颗无尘的心,还原生命的本真;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。只因,每一杯茶,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。从孕育到长成,从土木到金火,从沉寂到复活于水,千回百转。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,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,你若愿等,茶不负你。生命由薄变厚,由厚变薄,如
2015-06-13

不必刻意,喝茶本是一种享受

对于普通茶友来说,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,不用刻意去懂。不懂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。人人都知道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,我国的饮茶人数也在逐年增多。但是也常会遇到一些朋友,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,即便是喝茶,也是随便喝喝。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,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。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,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。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,不是只有“懂”
2015-06-11

茶通六艺,从茶道谈古人养生诗词

从茶道谈古今养生之道中国文士七件宝,琴棋书画诗酒茶。在儒士的眼中,“茶通六艺”,茶可以醒诗魂,解酒困,添画韵,增书香。尤其是我们的古人最会饮茶咏诗,经常从茶中得到启发而做出史上名句。下面我们就从茶道谈谈古人养生诗词中的奥妙。你喜欢琴吗?茶可使琴声的意境更幽逸。如陆游的“玩《易》焚香消昼永,听琴煮茗送残春”。再如孟郊的“夜思琴语切,昼情茶味
2015-06-10

茶艺与茶道、茶俗、茶文化之内涵分别

(一)茶艺与茶文化“文化”的定义莫衷一是,因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,既有广义的理解,也有狭义的理解。与茶艺一样,笔者对于茶文化也取狭义的理解,认为茶文化是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。不仅如此,笔者还主张,茶文化是茶学的一部分,它与茶科技、茶经贸鼎足而三,共同构成茶学。茶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,茶文化是茶学中的人文科学部分。在茶文化中,饮茶文化是
2015-06-10